决策树
选哪个特征 直观上,如果一个特征具有更好的分类能力,或者说,按照这一特征将训练数据集分割成子集,使得各个子集在当前条件下有最好的分类,那么就更应该选择这个特征。信息增益就能够很好地表示这一直观的准则。 什么是信息增益呢?在划分数据集之后信息发生的变化称为信息增益,知道如何计算信息增益,我们就可以计算每个特征值划分数据集获得的信息增益,获得信息增益最高的特征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香农熵
集合信息的度量方式称为香农熵或者简称为熵(entropy).
熵定义为信息的期望值。在信息论与概率统计中,熵是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。如果待分类的事物可能划分在多个分类之中,则符号xi的信息定义为 :
计算所有类别所有可能值包含的信息期望值(数学期望)
期中n是分类的数目。熵越大,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就越大。
经验熵
当熵中的概率由数据估计(特别是最大似然估计)得到时,所对应的熵称为经验熵(empirical entropy)。 什么叫由数据估计?比如有10个数据,一共有两个类别,A类和B类。其中有7个数据属于A类,则该A类的概率即为十分之七。其中有3个数据属于B类,则该B类的概率即为十分之三。浅显的解释就是,这概率是我们根据数据数出来的。
条件熵
条件熵H(Y|X)表示在已知随机变量X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的不确定性,随机变量X给定的条件下随机变量Y的条件熵(conditional entropy)H(Y|X),定义为X给定条件下Y的条件概率分布的熵对X的数学期望:
同理,当条件熵中的概率由数据估计(特别是极大似然估计)得到时,所对应的条件熵称为条件经验熵.
举个例子
以贷款申请样本数据表为例进行说明。看下年龄这一列的数据,也就是特征A1,一共有三个类别,分别是:青年、中年和老年。我们只看年龄是青年的数据,年龄是青年的数据一共有5个,所以年龄是青年的数据在训练数据集出现的概率是十五分之五,也就是三分之一。同理,年龄是中年和老年的数据在训练数据集出现的概率也都是三分之一。现在我们只看年龄是青年的数据的最终得到贷款的概率为五分之二,因为在五个数据中,只有两个数据显示拿到了最终的贷款,同理,年龄是中年和老年的数据最终得到贷款的概率分别为五分之三、五分之四。所以计算年龄的信息增益,过程如下:
其他算法
构建决策树的算法有很多,比如C4.5、ID3和CART,这些算法在运行时并不总是在每次划分数据分组时都会消耗特征。由于特征数目并不是每次划分数据分组时都减少,因此这些算法在实际使用时可能引起一定的问题。
ID3算法
ID3算法的核心是在决策树各个结点上对应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,递归地构建决策树。具体方法是:从根结点(root node)开始,对结点计算所有可能的特征的信息增益,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结点的特征,由该特征的不同取值建立子节点;再对子结点递归地调用以上方法,构建决策树;直到所有特征的信息增益均很小或没有特征可以选择为止。
决策树的一些缺点
决策树学习可能创建一个过于复杂的树,并不能很好的预测数据。也就是过拟合。修剪机制(现在不支持),设置一个叶子节点需要的最小样本数量,或者数的最大深度,可以避免过拟合。 决策树可能是不稳定的,因为即使非常小的变异,可能会产生一颗完全不同的树。这个问题通过decision trees with an ensemble来缓解。
贝叶斯
看下面这个blog 朴素贝叶斯
贝叶斯和朴素贝叶斯的概念是不同的,区别就在于“朴素”二字,朴素贝叶斯对条件个概率分布做了条件独立性的假设。
现在又来了第七个病人,是一个打喷嚏的建筑工人。请问他患上感冒的概率有多大?
根据贝叶斯定理:
机器学习实战教程(四):朴素贝叶斯基础篇之言论过滤器
可得:
机器学习实战教程(四):朴素贝叶斯基础篇之言论过滤器
根据朴素贝叶斯条件独立性的假设可知,"打喷嚏"和"建筑工人"这两个特征是独立的,因此,上面的等式就变成了
机器学习实战教程(四):朴素贝叶斯基础篇之言论过滤器
这里可以计算:
机器学习实战教程(四):朴素贝叶斯基础篇之言论过滤器
因此,这个打喷嚏的建筑工人,有66%的概率是得了感冒。同理,可以计算这个病人患上过敏或脑震荡的概率。比较这几个概率,就可以知道他最可能得什么病。
这就是贝叶斯分类器的基本方法: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,依据某些特征,计算各个类别的概率,从而实现分类。
同样,在编程的时候,如果不需要求出所属类别的具体概率,P(打喷嚏) = 0.5和P(建筑工人) = 0.33的概率是可以不用求的。
概率也就是0了。显然,这样是不合理的,为了降低这种影响,可以将所有词的出现数初始化为1,并将分母初始化为2。这种做法就叫做拉普拉斯平滑(Laplace Smoothing)又被称为加1平滑,是比较常用的平滑方法,它就是为了解决0概率问题。 另外一个遇到的问题就是下溢出,这是由于太多很小的数相乘造成的。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,两个小数相乘,越乘越小,这样就造成了下溢出。在程序中,在相应小数位置进行四舍五入,计算结果可能就变成0了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对乘积结果取自然对数。通过求对数可以避免下溢出或者浮点数舍入导致的错误。同时,采用自然对数进行处理不会有任何损失。下图给出函数f(x)和ln(f(x))的曲线。